栏目分类
新闻中心
【科普】老年性便秘解密:轻松破解“不便”之秘
来源: 发布时间:2024/8/27 作者:黄爱玲 阅读数:900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显示,便秘这一病症在老年人群中相当普遍,全球60岁以上人群的便秘患病率为17.0%,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为17.6%。在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体中,慢性便秘的患病率为15%~20%,而在84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中,这一比例可达20.0%~37.3%。此外,老年住院患者的便秘患病率高达33.5%。老年性便秘是老年人群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了解如何轻松破解“不便”之秘。
一、老年人为何成为便秘的“目标”
1.肠道“懒洋洋”:随着年龄的增长,肠道蠕动能力减弱,导致便秘。
2.饮食“不平衡”:老年人常因牙齿脱落或口腔不适,而选择低纤维、高脂肪的食物,这些食物在肠道中不易消化,容易形成干结的粪便。
3.水分“流失”:老年人常因活动量减少,饮水量不足,导致粪便脱水。
4.活动“打折”:老年人活动量减少,导致肠道蠕动减弱,是引起便秘的常见原因。
5.药物“捣乱”: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镇痛药等可能引起便秘。
二、老年性便秘的危害
1.肠道“抗议”:长期便秘可能导致痔疮、肛裂等并发症。
2.毒素“囤积”:便秘可能导致肠道中的毒素在体内积累,影响健康。
3.心脑血管“警报”:用力排便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
4.情绪“低落”:便秘会影响老年人的心情,导致情绪低落。
三、预防老年性便秘的“独家秘籍”
1.休息与活动:让肠道“动起来”
①增加日常运动量:老年人应多进行户外运动,如散步、打太极等,以增加胃肠道的动力。
②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老年人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尽量避免长时间久坐或憋便。
具体排便习惯养成指南
①定时排便
最佳时间:建议老年朋友在早晨起床后或早餐后不久尝试排便。这两个时间点是肠道自然蠕动的活跃期,有利于排便。
②正确体位
坐姿调整:使用坐便器时,可以尝试在脚下垫一个小板凳,使膝盖略高于臀部,这样可以减少直肠弯曲,便于排便。
蹲姿优势:如果条件允许,使用蹲便器排便,这种体位更接近自然的排便姿势,有助于顺畅排便。
③注意事项
避免用力过猛:排便时避免用力过猛,以免造成肛门损伤或加重心脑血管负担。
适当使用辅助手段:如必要时,可以使用开塞露等辅助排便,但应避免长期依赖。
2.饮食调整
①增加膳食纤维摄入:老年人每日应摄入30克左右的膳食纤维,如水果、蔬菜、全谷物、薯类等。
②多喝水:老年人应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多喝温水有助于润滑肠道、软化粪便。
③选择润肠通便的食物:如香蕉、苹果、橙子等水果类,红薯、燕麦、玉米等谷物类,南瓜、洋葱、白菜等蔬菜类,核桃、绿豆、黑豆等干果和豆类,以及蜂蜜等。
3.药物使用
①选择刺激性较小的药物:如乳果糖口服溶液、小麦纤维素颗粒、开塞露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增加大便的体积,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但需注意避免长时间应用泻药,以免出现电解质紊乱。
②用药注意事项:
A.处方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B.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如腹胀、腹泻等。
C.长期使用泻药可能会导致肠道依赖,应避免长期依赖。
D.药物使用期间应增加水分摄入,以帮助软化粪便。
老年朋友们,让我们用这些“秘籍”武装自己,轻松破解便秘的“秘密”,享受一个“畅通无阻”的晚年生活!记得,持之以恒,让这些好习惯成为我们的“日常武器”,让便秘无处遁形!
专家简介
吉伟青
老年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心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及相关内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对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复杂心律失常、难治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急症、重症心肌炎、大量心包积液、主动脉夹层分离等心内科急危重症的诊治抢救工作经验丰富,熟练掌握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及肺部疾病急症的处理。熟练掌握心包穿刺术、食道心房调搏术,率先在河源地区开展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早期用rPA溶栓治疗,疗效显著。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刘金锁
副主任医师
1997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疗(本科)系,同年分配于河源市人民医院工作至今。2003年曾到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进修学习1年。曾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并协同科室进行了多项科研立项。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脑梗塞等老年病科常见疾病累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并负责临床带教工作10余年。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胡俊贤
副主任医师
2005年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先后在急诊科、神经内科从事临床工作多年,2018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进修一年。2020年晋升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脑血管病、头痛、头晕等神经科常见疾病及呼吸、心血管常见病的诊治。参与市级基金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