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河源市人民医院祝您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正文内容

【科普】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知识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5  作者:朱晓君  阅读数:124

失能,是指个体因疾病、伤残、衰老而完全或部分丧失生活能力,不能独立完成穿衣、吃饭、洗澡、上厕所、行走等日常活动。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起居通常不能自理,常伴有吞咽、言语、行动、认知功能等障碍,需要他人的照护才能延续生存,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受到巨大影响。以下将从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穿脱衣服、身体清洁护理等十个方面详细介绍居家护理。


一、饮食护理


进食前需关闭电视及其他电子设备,进食过程中不交谈,避免打扰。不催促、不强迫进食,若老人进食较少,不要强迫,寻找原因。食物应细软,不宜干、硬、脆,切碎煮烂,营养均衡,注意膳食纤维和水分的补充。控制每餐进食总量,避免短时间内大量进食。进食过程中老人取端坐位或床头抬高30°~60°的半坐卧位。进食后,保持坐位或床头抬高体位30分钟,避免翻身、叩背。鼓励老人自主进食,不要全程喂食,最大限度保持和发挥其现有功能。如出现呛咳、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情况时,应立即暂停进食,并寻求帮助。如出现呕吐,应协助老人坐起,或协助其处于侧卧位或仰卧头侧位。


二、口腔护理


督促并协助老人每天早晚刷牙、餐后刷牙或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如无法自主刷牙,可帮助老人早晚用盐水棉球依次擦拭牙龈、牙齿及舌面,注意棉球干湿度以不滴水为宜,防止过湿引发误吸。有义齿的老人,睡前应取下义齿,在清水中清洗干净,次晨再戴上。清洗义齿的同时别忘记口腔内部的清洁。


三、穿脱衣护理


事先与老人沟通穿衣需求,提前征得老人同意。为老人准备舒适且穿脱方便的衣服,最好是前开衫的衣服。鼓励老人参与穿脱衣物的过程,尽可能保持和发挥其现有功能。穿衣时先穿患侧,后穿健侧,脱衣时先脱健侧,后脱患侧。注意动作轻柔,不能强拉硬拽,同时要注意保暖及保护老人隐私。




四、身体清洁护理


建议夏季每天洗澡或擦身1次,其余季节每周1~2次,每周洗头1~2次。避免饱食或饥饿时沐浴。宜选择弱酸性沐浴用品,避免使用碱性肥皂等对皮肤产生刺激。协助老人坐位沐浴,建议沐浴时间为10~15分钟。浴中避免使劲擦拭,擦干身体后涂抹润肤霜,防止皮肤因干燥而瘙痒。若老人卧床不起,照护者可在床上帮助擦浴或请其他家属同时协助。



五、排泄异常护理


老年人排泄异常主要分为尿失禁、大便失禁、便秘三种。


1.尿失禁护理。建议尿失禁老人每日饮水量在1500~2000毫升,饮水应少量、多次,夜尿多的老人在睡前3小时减少或避免液体摄入。及时做好皮肤的清洁、隔离和保护,避免皮肤暴露于尿液中。失禁后及时用温水擦洗,干燥后可涂抹皮肤保护剂,必要时用润肤剂促进皮肤修复。适当选用护理垫、纸尿裤等辅助护理用品,脏后及时更换,每次更换需清洗会阴和臀部。日常均衡饮食,避免食用对膀胱有刺激作用的食物,如咖啡因、酸性食物等。



2.大便失禁护理。帮助老人建立定时排便的习惯,了解排便规律,适时给予便盆。可使用尿布或者尿垫,使后及时更换。用柔软纸巾擦净后再用温水清洗局部皮肤,再擦干,肛门周围使用皮肤保护剂,防止发生皮疹或压疮。室内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注意保护老人隐私。


3.便秘护理。调整老人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禁食生冷、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多喝水,特别是早晨空腹时喝一杯温水。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最佳持便时间为晨起后,或者餐后2小时内。即使没有持便感觉也要坚持。对于长期卧床老人,可帮助做腹部按摩,以肚脐为中心,从右向左、适中力度、顺时针方向转圈按摩,促进排便。


六、压疮护理


每天至少观察一次皮肤,使用不含消毒剂的柔软湿巾或棉布擦拭皮肤。勤翻身、勤换洗、勤观察、勤整理、勤活动可以极大程度减少压疮的发生。对于长期卧床者,每1~2小时需更换一次卧位,右侧、仰卧、左侧交替进行。体位变换时,应抬起老人身体,避免拖、拉、拽。若需要抬高床头时,不超过30°,侧躺时需放置软枕等支撑老人呈30°,两膝和两踝之间放置软枕以避免其受压。减少老人持续坐在椅子上的时间或在椅子上垫软枕,以缓解压力。发现压疮后不要自行处理,应及时寻求医生和护士的专业支持。


七、体位转移护理


1.床头移动。老人双手交叉至胸前,膝盖弯曲30°~45°。照护者一手置于老人肩颈部,托住老人,另一手置于老人腿下;嘱咐老人双脚配合蹬床面,双手一起用力将老人抱起至床头。



2.床上翻身移动。老人双手交叉至胸前,膝盖弯曲30°~45°。照护者一手托在老人肩部,一手托在老人臀部,嘱咐老人配合用力,向照护者一侧转移;一手扶老年人肩膀,一手扶老年人膝盖,向对侧旋转老年人,从平卧位转为侧卧位;将老人下面的胳膊肩关节托住防止扭曲,胸前怀抱一个枕头,上腿量自然迈步状,下腿伸直,取第二个软枕放在老人腿下,背部酌情放置枕头,让老年人侧卧更舒适。



3.床与轮椅间移动。协助老人坐于床沿,将轮椅放置老人坐位的健侧,轮椅与床呈30°~45°夹角,刹车固定;照护者呈箭步站立,靠前的腿膝部抵住老人患侧膝部,双手臂环抱老人腰部;抱起老年人以健侧腿为轴心转身移动坐在轮椅上;系好安全带并使老人双脚放于踏板上。


八、管路护理


接触各种管路前,做好手部清洁卫生。确保管路固定牢固,附带的引流装置固定在床沿或衣物上。管路或引流装置妥善放置,预留活动长度,避免牵拉。引流装置要低于穿刺点水平面,防止引流液逆流。管路避免打折、受压、扭曲或牵拉。外出时及时倾倒引流液,日常引流液超过引流袋三分之二时,应及时倾倒。保持固定部位皮肤的清洁与干燥。若固定部位的皮肤发生红肿、肿胀或有渗出物或者气味异常,寻求医生和护士的专业支持和帮助。



九、安全用药


1.受益原则。老年人用药必须权衡利弊,以确保用药对患者有益。

2.五种药物原则。老年人用药应遵医嘱,同时用药一般不超过5种。

3.择时原则。不同药物最佳服药时间不同,按照说明书按时服药。

4.小剂量原则。服药剂量应从小剂量开始,一般控制在成人剂量的75%~80%。

5.暂停用药原则。当出现新的不适症状或服药疗程结束后,都应当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用温开水服药,不要用牛奶、茶水、可乐、果汁、咖啡等代替。站立位或坐位服药,服药后也不    要立即躺卧。若老人只能卧床时,也需要将床头抬高至少30°后再服药。



十、心理关怀


失能老人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和日常活动的受限,往往会产生孤独、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更需要照护者日常给予倾听和陪伴,帮助老人找到爱和归属感,照护者可尝试以下方式。


1.多陪伴,尊重老人的意愿和选择,关心他们的饮食起居,给予足够的关爱和陪伴。

2.多倾听,与老人交谈时耐心倾听老人的倾诉亦或杂乱的唠叨,尽量避免打断或否定他们的观点。

3.多鼓励,用一些积极的语言和动作给予老人正面的心理暗示,如"今天精神不错""干得真棒"等。

4.多引导,鼓励和引导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集体活动,增添生活趣味。


此外,照护工作可能带来压力、疲惫等负面情绪,照护者也要注意自身情绪、睡眠问题等警示信号,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休息,尝试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找朋友或者家属倾诉,必要时寻求更多心理支持,以维持良好的身心状态。


老年医学科住院部咨询电话:0762-3185561。


专家简介


吉伟青

老年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主要从事心内科、内分泌科、呼吸内科及相关内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对急性大面积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复杂心律失常、难治性心力衰竭、高血压急症、重症心肌炎、大量心包积液、主动脉夹层分离等心内科急危重症的诊治抢救工作经验丰富,熟练掌握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及肺部疾病急症的处理。熟练掌握心包穿刺术、食道心房调搏术,率先在河源地区开展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早期用rPA溶栓治疗,疗效显著。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刘金锁

副主任医师


1997年毕业于广东医学院临床医疗(本科)系,同年分配于河源市人民医院工作至今。2003年曾到中山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进修学习1年。曾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多篇。并协同科室进行了多项科研立项。对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脑梗塞等老年病科常见疾病累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并负责临床带教工作10余年。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胡俊贤

副主任医师


2005年毕业于广东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获学士学位。先后在急诊科、神经内科从事临床工作多年,2018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进修一年。2020年晋升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脑血管病、头痛、头晕等神经科常见疾病及呼吸、心血管常见病的诊治。参与市级基金2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多篇。


门诊时间:请在河源市人民医院官网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提前查询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