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分类
新闻中心
神经外科首例使用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成功治疗颅内大夹层复杂动脉瘤
来源: 发布时间:2021/2/27 作者:刘胜初 罗捷 阅读数:4377
1月,神经外科刘胜初主任医师团队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李西锋教授指导下成功使用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治疗颅内大夹层复杂动脉瘤,效果良好。
病历:
患者女,54岁,突发言语不清2小时余入住神经内科。患者突发言语不清,伴头晕,无视物模糊,无一侧肢体乏力,行走平稳,经药物治疗后言语、肢体乏力恢复正常;CT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C4、C5段动脉瘤,MRI提示海绵窦-床突段夹层动脉瘤。诊断:左侧颈内动脉破裂孔-海绵窦-床突段夹层动脉瘤。为进一步治疗转神经外科使用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微创介入手术。
术前影像资料:
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床突段11×4.5mm宽颈夹层动脉瘤,破裂孔段1.8×1.2mm瘤样突起
手术过程:
患者全麻下行左侧颈内动脉破裂孔-海绵窦-床突段Tubridge?置入术。DSA下造影检查:左侧颈内动脉破裂孔-海绵窦-床突段动脉瘤,大小约11.1×4.5mm,破裂孔段1.8×1.2mm瘤样突起,按计划行左侧颈内动脉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支架覆盖完整,贴壁良好。
选择4.5×35mm Tubridge?支架,缓慢释放,柔顺贴壁,最终覆盖颈内动脉破裂孔-海绵窦-床突段动脉瘤
术后,患者麻醉清醒后安全返回病房,无神经功能缺失,一周后患者出院。
随着对颅内动脉瘤的病因、病理、血流动力学、介入材料学等基础研究的进展,神经外科脑血管病介入理念逐步更新,从止血性填塞发展到血流重整血管壁重建。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是我国首个获准上市的国产血流导向装置,用于治疗颅内大及巨大型动脉瘤,通过利用“血流动力学”原理显著改变动脉瘤内血流流态,降低血流对动脉瘤的冲击,使内皮细胞沿支架生长,逐渐修复动脉瘤瘤颈,治愈动脉瘤,从而排除“颅内不定时炸弹”。Tubridge?血管重建装置由微创集团于2005年启动自主研发,16年来,Tubridge?支架突破了密网孔支架编织等多项技术壁垒,是中国神经介入领域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民族品牌血流导向支架,Tubridge?正式获证上市,意味着更多中国颅内动脉瘤患者将得益于这项新技术。
我院神经外科脑血管介入组于2012年开始组建,2020年11月组建神经外科二区,主要从事出血性脑血管介入治疗和显微手术治疗,目前团队共6人,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至今进行脑血管介入诊治已超1000台次,常规开展的介入手术有:颅内动脉瘤治疗,AVM治疗,CCF治疗,DAVF治疗,脑膜瘤术前供血动脉栓塞治疗等。神经外科二区每周星期二下午、星期四、星期五上午安排专家门诊,如发现或怀疑有脑血管方面的问题可到院咨询。